2022-02-14
全球報道:沈陽啟動24項治理措施緩解停車難
(相關資料圖)
建設復合式立體停車樓 單位停車場錯時開放共享
沈陽啟動24項治理措施緩解停車難
本報訊 記者劉桐報道 白天上班一位難求,晚上回家車位難覓,周末逛街空位難尋,隨著機動車擁有量迅速增長,停車需求日益增加,尤其是在中心城區(qū),醫(yī)院、學校、繁華街區(qū)和大型居民小區(qū),停車泊位缺口較大,停車難問題日益凸顯。2月8日,記者從沈陽市政府新聞發(fā)布會上獲悉,今年作為“停車治理年”,沈陽啟動了24項停車綜合治理措施,緩解停車難題。
在沈河區(qū)惠民新居停車場施工現(xiàn)場,大型機械車輛往來穿梭,工程已在節(jié)后復工。預計今年年底前,將建成一座地下一層、地上三層的立體停車樓,包含公交車停車位114個,充電樁40座。今年年底前,沈陽將建成投入使用首批復合式立體停車樓,提供350余個公交車泊位,滿足30余條公交線路停車需求,同步新增4800余個小汽車泊位,填補停車缺口。
同時,沈陽推進核心區(qū)公共停車場一期項目,在三甲醫(yī)院、集中辦公區(qū)、老舊小區(qū)、重點商圈、中小學等停車需求集中的熱點區(qū)域內(nèi),啟動建設20處公共停車場、新增約1萬個公共停車泊位。通過挖潛土地儲備地塊、邊角余地等存量資源,啟動閑置地塊臨時停車場建設,將46處閑置地塊列入建設計劃,3月底前建成,預計可增加1.1萬個臨時泊位。
出門找停車位也是困擾車主的難題。今年沈陽將加強停車信息化建設,打破智能停車瓶頸,完善“好停車”場景平臺。截至目前,平臺已接入停車場657家、泊位14.1萬個,占總泊位59%。同時,打通“好停車”平臺與騰訊、高德等互聯(lián)網(wǎng)地圖的共享路徑,實現(xiàn)了590家公共停車場實時數(shù)據(jù)開放共享,市民可通過“好停車”等手機客戶端,查找停車場位置、實時剩余泊位等信息,并進行導航及預約等服務。
對于市民關注的停車收費,2月1日起,沈陽市內(nèi)九區(qū)(含經(jīng)開區(qū))路內(nèi)停車收費改革已上線運行,全面普及電子化收費,市民通過“沈陽好停車”微信公眾號或掃描公示牌及工作人員二維碼,進行停車繳費,還可通過公眾號下載遼寧省非稅收入電子收據(jù)。
為釋放停車資源,沈陽市65處行政事業(yè)單位停車場、4500個泊位,已面向社會錯時開放共享,開放時間為當日19時至次日7時。
標簽: 治理措施
- 精心推薦
X 關閉
X 關閉